在乙亥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冲淡了庚子鼠年来临的喜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早就打响,源自江城武汉的疫情,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扩散到了全国。无数的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肺炎战斗中。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药师,在默默地守护着您的健康,甘当这场疫情的“逆行者”。
在主任们的带领下,科室党员同志们带头积极响应医院的号召,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坚守一线岗位,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救治工作,他们团结并带领科室其他同事,把医院的安排落到实处,积极学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指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并针对疫情防治的变化,及时调整班次,关心科室同事个人和家庭状况,鼓励大家坚强勇敢共同奋战!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药学部门诊药房接到任务,几个小时就建立发热药房,以最快速度服务临床。在最初制订发热药房药品目录及筹建工作中,门诊药房药师提供了坚强后盾和工作支持。组长张莉华老师坚持参加发热药房值班,更是几乎24小时在线,药师们遇到任何问题都是有呼必应。防疫期间,药学部协调阿比多尔等药品到各科室,为全院职工加油,并为药学部一线职工熬制中草药提高免疫力,以增加防护措施,处处以职工安危为中心。除此之外,科主任们还亲自参与对口帮扶医院七医院、方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的支援工作,亲临一线,为疫情防控工作尽心尽力,春节期间一直未休息!
发热门诊药房和急诊药房位于疫情一线,“作战条件”自然也是十分艰苦。药师们每天接触病人,为他们提供用药交代和咨询服务,防护装备不可少,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能服务更多的患者。对于未知领域的病毒来袭,有了这些装备,让我们顿时有了安全感。在这至少6小时的工作期间,药师们都需要身着防护服,穿戴面罩和护目镜,为了节省医疗物资,他们无法饮水、无法进食甚至无法去厕所。但是,中南药学人面对这些身体上的困难,丝毫不畏惧,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真正的用自己的意志保证了发热药房,急诊药房,门诊药房三个药房的正常运行,在疫情的关键时期仍然不忘“以患者为中心”!新冠病毒,和你死磕到底!
若有战,必召回,最美逆行者。各部门接到紧急召回令后,大年初三,中南药学人火速赶回武汉。
门诊药房职工齐坚在无公共交通第一天,基本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一大早预约网约车来上夜班,自付车费近百元克服困难奔赴一线。
药学部胡主任,为加强一线同志防护装备,带领团队日以继夜总三天时间拟订全国首发《医院药学岗位与药师及物流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控背景下的防护策略》,为各药房药师安全工作提供依据和信心。也在此次防疫工作中为其他医疗机构药学部门提供防护参考,中国药学会出版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医院药学工作指导与防控策略专家共识》中也有引用,具有非凡意义。
在得知需要我院药师援助定点医院和进驻雷神山医院时,大家主动报名,表示在防疫工作愿意服从安排。门诊药房老同志曾晖身先士卒,勇挑重任,作为第一梯队前往!在春节期间,谭伊、洪峰、姜文娴、都胜男、彭美荣、蔡晶、胡丹、倪扬、金晶、徐欣慧、王智勇主动表示随时待岗。大家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门诊药房铁娘子偏多,在体力上还是比不上男同志,然而这时候并不是他们单枪匹马在战斗,中南药学人胡丹、蔡晶、彭美荣、倪扬、谭伊的老公不顾病毒肆虐,纷纷出马,来到医院为门诊药房领取防护物资及生活物资。
武汉为疫情中心,情况危急。上级指示除急诊以外科室不开,但是为了满足慢病患者的需求,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药房加开急诊慢病窗口,来取药的患者多次表示真是活菩萨,解决了他们无处买药的燃眉之急。科室成员利用纸箱自制无接触式取药窗口,受到患者一致好评。
人生的长度,不要说与日月相提并论,有时甚至比不上一棵树的生命。如此短暂的一生,究竟怎么度过,才不枉此生呢?这群年轻药师们,他们也许从未经历过如此大的考验,但正是有他们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发热药房才能如此顺利、及时的运转起来,为医院、为社会、为人民做出中南药学人该做的一份贡献!再寒冷的冬天总会过去,再迟到的春天终将来临,是他们的勇敢和坚持,给了我们信心,我们一定能战胜病毒,驱散阴霾,再迎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