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夫妻,也是战友,药师夫妻的“抗疫”日常

来源:原创文章 发布时间:2020-03-21 浏览量:2671

 从1月23日武汉封城至今,已经快2个月了。很多留守在武汉的人,在家一待就是一个多月,被许多人戏谑为“坐月子”。然而,对于身在零售药店行业的我们俩来说,没法和普通人一样宅在家中“坐月子”,过去的五十多天里品尝的各种滋味,让我们终身难忘。
和往年一样,我们提前半个多月就订好了农历二十九(1月23日)的回荆州老家的动车,原本计划初三再返回武汉。可没想到这一切都因为1月23日凌晨2点的《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则通知而改变了。
1月23日清晨,当看到这则通知的时候,我们预感到这次肺炎疫情的严重性。我们想到不久前多次去过协和医院呼吸内科,又在药房接触过许许多多重症慢性病患者,担心自己是否可能无意间接触了新冠肺炎的患者。为了不影响家里的人,我们放弃了回荆州的念头,退掉了火车票,选择在家中自我隔离。
在武汉市封城之后最初的几天,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让我们和大多数人一样经历了焦虑、恐慌、担忧、悲伤、迷惘。但是,我们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因为这个时候身边有许多亲人、朋友都在让我们帮忙购置防疫物资。于是,在家里隔离的那几天,我们一面关注着不断更新的疫情,一面到处联系各种防疫用品,如口罩、酒精、消毒水、抗病毒药品等。
所幸,在家隔离的这段时间我们一切都正常。1月28日,农历大年初四,我们俩先后开始返回到药店工作岗位。

“出示工作证明、出示健康码、填写外出情况说明、测量体温、拍照登记”,这是我们每天早上出小区前重复的几个动作。小区的保安一开始还会询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慢慢地熟悉之后,一看到我们俩出门就对身边的社区下沉干部说道“他们是药店的”。由于从封城之日起,武汉市内的公共交通全部停运,很快连出租车、网约车也禁行了,公司发动有车的同事们成立了志愿者车队。不管早上有多早,不管晚上有多晚,每天接送像我们一样工作在一线的同事。从武汉市公共交通停运之日起直到现在,他们从未休息过一天。我们二人工作的地方是武汉市最大的零售药店之一——汉口大药房黄石路重症慢性病医保定点药房。在封城之前,这里每天都会有将近两千名重症患者前来购药,但由于疫情管控,为了减少患者在封闭环境中的聚集,这里从封城之日起,便开始限制进店人数。我老公原本在药房三楼办公,但疫情期间由于药房人手不足,他便客串起“客服”的工作,在一楼引导来购药的患者在门外排队等候,依次测量体温后进店.随着武汉市防疫管控逐渐升级,重症患者慢慢地也不再自己独自出门购药,而是交由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集中代为办理购药。这样做的确减少了这个庞大的特殊群体外出,但由于不是本人亲自购药,社区代购人一开始对患者所需药品不熟悉,对医保购药流程和政策不了解。我们需要比平时接待患者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向大家解释和交待,甚至帮助他们清理患者的资料。因为我们知道,我们面对的仅仅是一位社区志愿者,而他们则要面对着几十个、上百个社区重症患者,只有更加耐心和细心,才能确保把这些急需药品准确无误而且及时地交到患者手中。我们的细心和坚持也赢得了许多社区志愿者们的赞许,在那段最困难的时候,他们和我们一起不分白天黑夜,只为把一盒盒药交到急需它的患者手中。

我们度过了最寒冷的冬天,熬过了最紧张的时刻。我们不畏惧黑夜,因为我们相信太阳仍然会照常升起;我们不畏惧疫情,因为我们相信战胜疫情的那天一定会很快到来。最后,用这首改编的歌曲,来纪念我们夫妻俩这50多天“抗疫”的岁月,也祝福和我们一样一直坚守在武汉市零售药店一线的药店人平安健康,直到疫情完全结束的那天。

后记:

作者陈敏和敖斌,是一对夫妻,两人均是执业药师,现就职于国药控股湖北国大药房。在武汉封城的五十多天时间里,他们和许许多多坚守在一线的药店人一起,在另一条“抗疫”战线上努力着。